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
据红星新闻报道,不啃豆瓣小组“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”的老别小组已经汇聚了3291名“打工人”。在这里,对自“打工人”打工的由择业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,“陪伴”和“做家务”则是全职儿女其劳动内容。对此,不啃有人认为是老别“新型啃老”,选择逃避职场的对自压力;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没什么不好…… 其实,由择业“全职儿女”属于个体结合自身家庭情况,全职儿女作出的不啃个性化选择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老别人生观、价值观强加到他人身上,对自而应该理解并尊重其选择。由择业 “全职儿女”和“啃老”是不同的。“啃老”是年轻人呆在家里,什么也不干,就靠父母养活自己;而“全职儿女”,则是把照顾父母、做家务作为自己的“职业”。就好比“全职太太”,在家照顾家庭,虽没有“正式工作”,但也是为家庭做贡献,并省去雇佣保姆的费用。 要知道,每个家庭、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。如有的家庭要聘用保姆,而孩子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于是干脆回归家庭替代保姆工作,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。还有30多岁的职场人士,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,自己想休整一段时间,而父母年迈需要照顾,因此辞职陪伴父母。 在这段时间里,“全职儿女”们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,也可以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。对此,社会不宜简单认为这就是消极对待职场竞争与社会压力。 就像一些大学生毕业后,会进入家政服务业一样,“全职儿女”的不同之处在于“雇主”是自己的父母、亲人而已。至于是否适合做“全职儿女”也因人而异,社会舆论不必以异样的眼光看待,“全职儿女”们也不必自嘲是靠父母的“废物”。 可以想见的是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工作、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。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工作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,人们不必对此抱有偏见。 蒋理(媒体人)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全职儿女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新京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3-04-24 09:33:02 【字体:小 大】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教育部:将健全机制使大学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
- 天气闷热会影响自来水吗?记者实探北京第九水厂:从源头到龙头监测 水质优于国标
- 中国重卡每卖5辆就有2辆是山东重工
- 伟业计量集团17岁啦!一场庆典,满载回忆与梦想
- 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好评率升至38% 销售额或破4.2亿元
- 日本关西机场推出日本首款氢动力旅游巴士
- 卧室装修5大智商税!全屋定制老司机含泪避坑指南
- 六安市发放86万元爱心助学金
- 郑州市元旦期间公交将增发 保障市内出行
- “读书无用论”属不良信息:一份征求意见稿的认定与细化
-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,看 AI 变革如何增强人生
- 21亿美元遗产纠纷曝光:娃哈哈家族内斗与国资“失语”
- 河南省疾控中心提醒:雾霾来袭需提防这些病毒
- 卧室装修5大智商税!全屋定制老司机含泪避坑指南
- Zara创始人9700万欧元收购巴黎五星级酒店 持续拓展商业版图
- 兼顾口感和效果,牙得安氯己定含漱液双效守护口腔健康
- 近期诈骗猖獗 厦门一天三大案,被骗90多万
- 全省乡村建设业务培训班在建宁举办
- 爱马仕原型铂金包858万欧元成交 刷新全球手袋拍卖纪录
- 泰宁:丹霞山水间 全域旅游兴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